购彩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购彩中心  >  隆鑫文化  >  《我与隆鑫的故事》
Story of Loncin and Me/《我与隆鑫的故事》

高承勇:1993年,我们装了首台隆鑫发动机

发布时间:2014-07-25 11:30:56   全屏

现年40岁的高承勇是参与隆鑫发动机研发最早的人。虽然年龄不大,但他已在隆鑫足足工作了20个年头。

 

三顾茅庐志士出山

1993年,已在蟠龙村创业的隆鑫事业创始人涂建华,在诸多选择中,认准了把摩托车发动机制造作为企业发展的方向,于是开始找人、挖人。不久,涂建华的团队发现了当时在江北一家机械厂负责发动机生产的高承勇。高承勇当时师承国有大厂的发动机专家,人虽年轻,却已在业界小有名气。

高承勇说,涂建华第一次邀请他跳槽时,由于不了解隆鑫,他婉拒了。仿佛是刘备三顾茅庐的现代版,十多天后,涂建华又相继两次派人邀请高承勇,与他长谈。那阵高承勇未满20岁,小伙子最看重的是义气和感情。涂老总再三邀请中流露出的刚毅果敢以及礼贤下士的风范,深深打动了他。于是,高承勇带了四名同伴,一齐加入了隆鑫大家庭。

请一个来了五个,求贤若渴的涂总大喜过望。“涂老板专门请我们几个吃饭,表达了希望凭着自己的技术,敲开发动机市场大门的愿望。”高承勇感动地说,“最让他意想不到的是,涂建华还将他在工厂旁边新装修的22厅房子,让出来给他们5个人住,自己搬回了原来住的老房子。”高承勇他们从来没有住过有洗手间的套房。涂总说,住这里生活方便,不用为工作之外的琐事操心。

 

在汗水中淬火

“组装一台发动机,需要三百多个零部件。”高承勇说,为了弄清楚每一个零部件型号来源,他们跑到市场上买了两台发动机,进行拆检研究。涂建华要求他们不要简单拆卸复制,而是要通过细致比较分析,找准隆鑫产品的定位及特点,并为今后的批量生产摸清楚质量保障的关键。由于要求高,配齐所有零部件,他们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

接下来是试装。高承勇对当时的工作难度记忆犹新:没有图纸,完全凭借经验和记忆,如同在黑暗中完成一项雕塑作品。那时候的零部件全是半成品,质量层次和标准参差不齐,常常要边打磨边组装,并制作工装夹具。高承勇他们用锤子等简单工具,在临时搭建的木板工作台上,一点一点敲出合格的尺寸。买来的箱体尺寸不达标,便一丝一毫地进行剔划修整,修一次配合一次,最终满足公差要求。启动轴装上无法正常使用,就反复调试。由于缺少校正工具和基础资料,每一步的疏忽都会造成前功尽弃,于是,5人小组人人都使出了拆炸弹引信般的谨慎和专注。试装阶段在炎炎夏日中进行着,高承勇他们在只有风扇降温的潮热工房中,精心打磨半成品和粗糙的缸体,让发动机部件“在汗水中淬火”,常常到了凌晨,车间仍旧灯火通明。在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在那些汗水淬火的日子,涂建华始终和大伙儿在一起熬更守夜,他还经常驾着摩托车亲自担当路检。

 

隆鑫真正发动了

“我们完全记不得做了多少次尝试,1993年夏天的一个下午,第一台隆鑫发动机,终于在简陋的木板工作台上装配完成了,经过严格检测,全面达标!当我们在掌声中回过头,看到涂总站在我们身后,满头大汗,和我们一样的紧张和激动!”

当天晚上,涂总在蟠龙山那时最火的“仁血旺”摆下庆功宴,说要给辛苦得昏天黑地的弟兄们补补。涂总一边和我们开心地划拳干杯,一边对我们说,再多做几次检测,把发动机所有机关都搞清楚,那样我们隆鑫就真正发动了!涂总热情又冷静的激励,使高承勇他们对未来增添了更大的信心。庆功宴上,涂建华再次展示了自己的事业抱负:发动机是机械的心脏,心脏跳动起来,隆鑫就有了无穷的发展动力。高承勇说,他至今收藏着当年的自制工具,以纪念生平最难忘的奋斗岁月。

笔者从隆鑫了解到,从一开始就把研发和品质放在重要地位的隆鑫工业,一直坚持打造“技术隆鑫”。2005年,隆鑫技术中心就已获得“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认可测试中心”认定,摩托车发动机每年产销量已是两百多万台,连续多年位居行业前列。涂建华当年“隆鑫真正发动了”的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

点评“厚德富能,尽责有为”,隆鑫的发展是各方面人才努力拼搏的结果。

隆鑫事业创始人涂建华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在企业,员工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没有员工的支持和努力,企业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当蟠龙山拉开战幕,涂建华礼贤下士,广揽人才,将“厚德富能”之士聚于隆鑫旗下,从而开创了隆鑫事业发展新局面。

隆鑫“厚德富能”,员工“尽责有为”,高承勇等一批有志于隆鑫事业的人才,本着“追求无止境,功到自然成”的隆鑫精神,苦干实干,在汗水中淬火,尽责有为,使隆鑫真正发动起来了。

全民彩票-购彩中心 网信彩票-购彩中心 百姓彩票-购彩中心 快盈彩票-购彩中心 趣购彩-购彩中心 凤凰彩票-购彩中心 优信彩票-购彩中心